close
今天去大江百貨逛街時,發現這個走出受傷的童年:理解父母,在傷心與怨恨中找到自由,我好喜歡喔!很習慣要先問問google大神,去哪裡買比較好?結果在這裡找到,價格更優C/P值又高,網友推薦走出受傷的童年:理解父母,在傷心與怨恨中找到自由這裡買最便宜!品質有保障,也不擔心買貴,還有7天滿意保證,又可以配合活動刷適合的信用卡賺現金回饋,東西很迅速的宅配到家,我很滿意!!五顆心幸福推薦!!

有興趣的人也可以參考看看~

走出受傷的童年:理解父母,在傷心與怨恨中找到自由



商品網址: https://tw.partner.buy.yahoo.com:443/gd/buy?mcode=MV9BaFp2ak9RUDVGTlArSFZkYWcwTEhkalBEWE9ncWVnUm9kVlpUWmM5OTVVPQ==&url=https://tw.buy.yahoo.com/gdsale/gdsale.asp?gdid=6073978

商品訊息簡述:

書名走出受傷的童年:理解父母,在傷心與怨恨中找到自由
作者蕾斯莉.里蘭.費爾茲, 吉兒.哈伯德
譯自(原文書名)Forgiving Our Fathers and Mothers: Finding Freedom from Hurt and Hate
譯者歐陽羽
分類心理勵志
出版社啟示
出版日期2015/06/06
ISBN9789869187305
頁數304
語言繁體中文


走出受傷的童年:理解父母,在傷心與怨恨中找到自由

商品網址: https://tw.partner.buy.yahoo.com:443/gd/buy?mcode=MV9BaFp2ak9RUDVGTlArSFZkYWcwTEhkalBEWE9ncWVnUm9kVlpUWmM5OTVVPQ==&url=https://tw.buy.yahoo.com/gdsale/gdsale.asp?gdid=6073978

商品訊息功能:


  • 我們沒辦法要求父母認錯,但可以把他們帶來的痛苦與影響從我們身上卸下來,


  • 讓受創的記憶歸於平靜,從情緒束縛之中,取回真正的自由。




商品訊息描述:











走出受傷的童年:理解父母,在傷心與怨恨中找到自由



我們沒辦法要求父母認錯,但可以把他們帶來的痛苦與影響從我們身上卸下來,

讓受創的記憶歸於平靜,從情緒束縛之中,取回真正的自由。











內容簡介



在有意、無意之間,父母經常傷害到孩子。有時候,即使是心存善意的父母,也可能造成傷害。這些童年的傷痛不會消失,在長大成人之後,它們依舊會時時影響我們,讓我們無法修復與自己、與他人的關係,甚至可能蔓延到我們的下一代。

許多心靈受苦、在人際關係中受挫的人,並不知道自己內心藏有一個受傷、委屈的孩子。本書將帶領你看見他、療癒他,並且幫助那個受了傷卻從來沒有開口餘地的孩子,說出實情,放他自由。

本書還將探索以下的問題:

?為什麼必須去原諒父母?那能帶來什麼?

?如果是根本不值得原諒的父母,該怎麼辦?

?如何從童年的失落與痛苦解放,讓自己自由?

?實在不想跟父母和解的話,可以只原諒不和解嗎?

?如果一定要原諒,那麼,要如何進行?

本書完整呈現了從受傷、憤怒、理解到原諒的九段歷程。作者將以自身與父親和解的故事以及其他真實案例提供「示範」,並由執業超過25年的臨床心理學家提供「講解」,告訴我們明確的運用方法和功課,引導你走上療癒與重生之旅。

我們沒辦法要求父母認錯,但可以把他們帶來的痛苦與影響從我們身上卸下來,讓受創的記憶歸於平靜,從他們對我們的情緒束縛之中,取回真正的自由。

本書特色

◎每章都有療癒功課,可以單獨進行,也可以和伴侶、手足一同討論

◎沒有艱澀難懂的專有術語,只有一個個真誠感人的療癒故事

◎社工、輔導人員可用來幫助個案,也很適合讀書會討論

名人推薦

馬偕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 呂奕熹

心理諮商師、親子家庭專家 許皓宜

宇宙光關輔中心主任 葉貞屏

台中慈濟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鄭存琪

台灣教牧心理研究院院長 戴俊男

諮商心理師.悲傷療癒專家 蘇絢慧

──療癒推薦(依姓氏筆畫排列)

各方佳評

對於生命最初的孕育之地──原生家庭,往往不是單純的美好,而是令我們產生許多混亂失序、痛苦矛盾的感受,還有許多的傷心及怨恨。在我們非常年幼時,我們很難明白,為什麼我不被父母所愛?為什麼他們的愛我無法確實感受到?為什麼他們要做出讓我受傷痛苦的事?然而,當我們一步步地理解當年的「真相」,當能夠了解「他或她」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後,受傷的感受會因此緩解很多。我們若走到這一步時,那麼,我們與童年缺愛失依的傷痛,和解療癒的時刻,就不遠了。這是本書要陪伴我們走往的方向,不僅在心理療傷,在靈性上,因為與神的連結、與愛的合一,我們終於擁有了原諒及和好的能力。──蘇絢慧,諮商心理師、作家











作者介紹



作者簡介

蕾斯莉.里蘭.費爾茲Leslie Leyland Fields

美國得獎作家、演說家、老師、諮商師、廣受歡迎的廣播節目來賓,也是擁有兩百萬讀者的《今日基督教雜誌》(Christianity Today)特約編輯。目前共有八本著作,主題大多與家庭、親子、自我療癒相關。現與丈夫、六名兒女住在阿拉斯加的科迪亞克島,不時會出海捕魚。

吉兒.哈伯德博士Jill Hubbard

臨床心理學家,執業超過二十五年,在憂鬱症、藥物上癮、人際關係、個人成長等方面協助個案。她也是「金質獎」(Gold Medal Award)提名作家、廣播節目主持人和電視界名人,她的節目「新生活現場」(New Life Live)以女性觀點處理聽眾在心理、精神方面所關注的事,以和藹可親、富有洞察力的風格而廣受好評。

譯者簡介

歐陽羽

會提出奇怪問題、曾經夢想飛上太空的大小孩。喜歡閱讀人物傳記和古典文學,跟古人打交道,同時也熱愛自助旅行,單槍匹馬去拜訪陌生的國度,在旅途上看世界、看今人、看自己。目前從事英語教學工作,譯有《情緒發展與EQ教育》一書。











內容連載



那是二○○六年三月的事,那時我們正在放春假。當時到底是出於什麼動力,我現在已經不記得了,總之,我決定到佛羅里達州走一趟。我們像往常出門度假一般,只不過那一趟旅程主要是為了探望我父親。那時他八十四歲了,我知道那是我的孩子唯一一次見外公的機會。

我從來沒跟孩子們談過我父親,他們對他一無所知,也不曾開口問起他。他對外孫也同樣一無所知。那時我已經結婚二十八年,當上母親也有十六年之久了,在那些年歲中,我早已從我先生和孩子們身上學到父親是什麼樣的角色,所以我想讓孩子們親自去認識我的爸爸是什麼人。總有一天,他們會在乎這件事的。

我事先警告年齡比較大的四個孩子,分別是九歲到十六歲,外公或許不會跟他們說話,甚至不會問他們叫什麼名字、幾歲了。他們聳聳肩,無所謂地接受了。我最擔心的是兩個最小的孩子,一個才一歲半,一個是三歲。他們以為全天下當祖父的人都跟家裡的爺爺一樣,是個要你坐在他們膝上,跟你玩捉迷藏、問你問題,把你抱在懷裡的老先生。所以,我沒跟他們說眼前的人就是他們的外公,我只說那是我爸爸,儘管這聽起來像是一個詭計。

我們決定去海邊走一走。大伙兒全鑽進車裡,現在一共有九個人。依我爸爸的建議,我們開往薩拉索塔海灘。這一趟來探望我父親,我其實不知道該做些什麼,覺得這片海灘真是解救了我。白沙很亮、很刺眼,讓人睜不開眼睛。沙灘又寬又廣,而沙灘上、海水裡滿滿都是人。我跟我父親慢慢走上沙灘──他走路的模樣可真像個老人啊!我沒有伸手扶他。鄧肯和孩子們跑在前面,衝進水裡去了,而我左張右望,想尋找一小塊可以鋪布墊的地方。

找到之後,我把布墊攤平,彎腰坐了下去。「你能坐嗎?」我抬起頭來看著年邁的老爸爸,因為他還站在那兒,比我高。

「沒辦法,我的臀部有問題。」他的聲音不帶感情,純粹就事論事。他沒辦法放低身體坐在沙灘上,我沒料過這樣的狀況,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。

附近的一位男士聽到了我們的難處,跳出來把他自己的折疊椅拿給我們,我感受到一股突如其來的光明和溫暖──是的,仁慈之心。我架好椅子時,明白了這一點。等一下我要拿熱狗給我父親,然後是冰淇淋。我開始瞭解到,也許我可以對他抱以憐憫之情。當然,我能夠對這個老人心懷憐憫,也能夠假裝這就是我所有的悲傷,純粹只因他的年邁老弱而悲傷。

我們坐在那兒,在白色的沙灘上沐浴著白色的陽光,就只有他跟我。這是我最後的機會去認識他是誰,抓出一個縫隙、一丁點什麼,好引領我進入他凍結的寂靜世界。我詢問他戰場上的事,詢問他的父母,也問到他的童年──我所知道的,就只有這麼一點點了。

他記得的事情不太多,回答得很簡短、籠統,說話的焦點會偏離。他的眼神總是很空洞,望著海洋。我打擾了他。他想要坐在陽光下看著海水,安安靜靜的就好,而我一直提出問題,嘗試把他說的隻字片語記在腦海裡,以便日後可以寫下來。可是,話才剛剛從他口中說出來,幾乎就立刻蒸發掉了。

兩個小時之後,我們打道回府,海邊的一天就這樣結束了。我沉默而嚴肅,我們花一大筆錢從老遠飛到這裡,難道就只為了這區區兩個小時嗎?他沒問我的孩子們叫什麼名字,也沒跟他們說話,只問年紀比較大的孩子說科迪亞克的天氣怎麼樣。這一趟來看他,我一定要做些什麼才覺得甘願,所以在他下車之前,我建議多停一站──冰淇淋店。我們排隊買了冰淇淋甜筒,然後在樹下一邊看著過往的車輛,一邊吃冰淇淋。

就在我們離開冰淇淋店之前,我跟鄧肯提出要拍一張照片。我想要記住這一刻,我願意來看父親的最後這一次。他坐在原木的野餐桌旁,微微露出得意的笑,看起來心滿意足。我站在他後方,打定主意不去整理臉上的表情,就讓它順其自然。我嘴角緊繃,嘴巴用力閉著,盡我所能地含住我能承受的空虛和念頭,以及我對自己、對父親的憤怒。我怎麼能指望他什麼?我的腦海千迴百轉。我怎麼能原諒他過去那麼多年來所做的一切?怎麼能原諒此時此刻的他?他對他的冰淇淋心滿意足,而他的女兒坐在他身邊,卻缺憾欲死──今天的冰淇淋真是可口啊,不是嗎?

我不願意再來到這裡,我下定決心了!情況總是一成不變,他對身為父親的角色一點興趣都沒有,對他的第三個女兒尤其不感興趣。我做完我該做的了,覺得如釋重負,終於可以關上那扇門。

◆為什麼要原諒?

四年之後的某天,我唸誦著〈主禱文〉。那時我很清醒──我確信我是清醒的──在我讀到這些奇怪的字句時:「我們在天上的父,饒恕我們對你的虧負,如同我們饒恕了虧負我們的人。」我停下來,眼睛瞪得大大的!這些字在說什麼?什麼「如同」?

有多少次,我嘴上說出這段禱文,耳朵卻根本沒聽進去?我對這段文字想表達的感到詫異,心想:「要我祈求神因為我原諒了別人而原諒我?那鐵定是個失誤,一定是聖經抄寫員的筆打滑而抄錯了,神對我的寬恕怎麼可能取決於我對他人的寬恕?」我不情願,可是我立即想到了我的父親,那個沒有血淚又麻煩礙事的人。

不只如此,我也常聽到這樣的誡條:「要孝敬父母。」當我想到我那冷漠不仁的父親,覺得實在難以想通,我要如何尊敬這個人?對我而言,這是個沉重的難題,對我的兄弟姊妹們也是一樣。但我還不至於因為傷痛太深而失去理智,不明白有多少人也面臨了相同的難題。

許許多多的為人子女者,無論他們是中年人、年輕人、青少年,同樣因為這個問題而受苦。「尊重你的父親」這個誡條適用於我們嗎?我感到懷疑。我們這群人被父親或母親傷害、欺騙、遺棄,甚至同時被雙親欺騙、遺棄。如果他們確實不值得敬重,我們根本不必尊重他們,我們脫身了!我也不在乎要不要原諒我父親、原諒我童年時發生在房間裡、屋子裡的事。他偶爾在房間裡坐一坐,在屋子裡走一走──最後,他遠遠地走掉了。

突然之間,這類的事情一件件冒出來,全世界都在這個議題上談論不休。探望過我父親之後,我在回程的飛機上湊巧跟一位朋友坐在一起。她對我談起她的父親,說他罹患精神疾病,住在安置機構裡,還說在那之前他給她的生命帶來許多悲慘,當他過世時,她感到如釋重負。

「你現在怎麼能這麼平靜地談這些事?」我問她。

「我已經原諒他了。」她簡單地回答。

當我在孟菲斯帶領一個研討會時,幫我管理家務、做飯的女士告訴我她父親的事。她父親在她讀中學時棄家而去,跟別的女人同居在一起,沒有留下隻字片語。經過無消無息的十年之後,他想要回到她的生活中。「我不情願讓他回來,」她跟我說:「我知道我應該原諒他,但是我做不到!」

有個朋友在照顧他年老的母親。有一天,他跟我分享他的感受。「她是個酒鬼。」他口氣陰沉,「真的很困難。我知道我必須原諒他,但是我不知道要從哪裡做起。」

還有一次,我在一所基督教學院跟一位諮商師談話。「你不會相信現在的年輕人跟父母之間糾纏著多少問題。」她說:「在他們的生命中,這是他們第一次離開家,第一次真正回顧自己的家庭。大部分的人想要原諒父母,可是他們難以做到。」

「我在年紀很輕的時候就離開家了,」有個年輕人告訴我:「我再也沒辦法跟我媽媽住在一起,我甚至不想原諒她。」

有個網友寫道:「我可以跟你談談這件事嗎?—原諒我爸爸。這件事讓我好煎熬!」

我有個名叫愛莉森的學生,在文章裡提到她酗酒的母親。「我相信對我們所有人而言,悲嘆就是共同的寫照。壞事接二連三,做母親的(和做父親的)都很失敗。但是我在想,是不是我在悲嘆的土壤中活得太久了,現在是不是已經到了該把這些故事用別種方式修補起來的時候? 我不知道是不是到了該原諒的時候? 我不知道該從哪裡做起。」

這樣的訊息到處都有,似乎令人無可迴避,每一種媒體形式──廣播、電子郵件、雜誌、網路文章──全都散播著有關原諒的訊息,比如:「當你抓著痛苦不放,你就被控制不了的情緒所籠罩。你必須放過你自己。」心理學家和心智健康專家的用語比較特殊,他們說:「直到你原諒了你的父母,你才算是長大成為一個完整的人。讓傷害和失望的循環到此為止吧! 這個循環絆住了你,也讓你的孩子長期缺愛,長期被內心需求沒有滿足的父母所傷害。」牧師和神父說:「你必要寬恕別人,如同神寬恕了你。」電視脫口秀傳遞的訊息則是:「如果你真的想要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,就必須原諒那些曾經傷害你的人,這是通往自由和幸福的真理之道!」

醫療專家已經發現「原諒」對健康是有好處的。他們發現,人們發過脾氣、做過判斷之後,那些能放過冒犯者、不去計較的人,健康狀況比較良好,他們的血壓比較低,心跳速率比較慢,沮喪、焦慮、憤怒的程度也比一般人下降。

在美國,寬恕已經成為學院研究的正當領域,前景看好。一九九四年,教育心理學家羅伯.恩萊(Robert D. Enright)和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人類發展研究小組創立了「國際寬恕協會」,他們抱持的信念是,寬恕能夠幫助那些經歷過虐待和暴力的人們。不僅如此,恩萊和他的同事把寬恕視為能讓敵對雙方重歸於好、和諧共處的強大力量。恩萊在北愛爾蘭採用一個劃分為二十個步驟的「寬恕模型」,幫助在宗派衝突中失去家人、生活陷入傷痛和仇恨的母親以及家族成員。

把時間拉近來說,從二○○一年開始,「史丹福寬恕計畫」致力於找出方法,以寬恕終止社會紛爭和家庭破裂。

在美國,我們對寬恕的迫切需求達到令人憂心的地步,尤其是在我們自己的家庭中,而這樣的需求只會不斷攀升。隨著美國家庭的演進,超過半數的孩子都是私生子,越來越多的孩子沒有父親,而且生活在貧窮線以下,這兩個因素都提高了兒童受虐和被忽視的機率,如今個案人數已經打破紀錄,而且還在持續增加中。這些悲慘的統計數據同時也警示著我們,套一句基督徒作家羅道尼.克萊普(Rodney Clapp)的話來說:「每天晚上,我們鎖上門,把自己跟最可能傷害我們的人關在同一個屋簷下。」

以上所說的一切跟寬恕有什麼關連? 顯然,在同一個國家中,我們的家庭內有太多事情需要被原諒。如果我們想要更加茁壯,如果我們的國家、社區要昌盛繁榮,如果我們的家庭要人丁興旺,我們就必須學習、實踐原諒之道,原諒那些對我們衝擊最大的人,也就是我們的父親、母親。大多數情況下,這不僅僅是指孕育、生下我們的父母而已。大部分人的生命中,都有一長串如父如母的人物:岳父母、公婆、繼父母、養父母、教父母,以及其他像母親、父親一般給我們指點的人。有些人把角色扮演得很成功,有些人則否,許多人反而把傷害加在我們身上。

當我開始傾聽、做筆記,即使原諒之道聽起來是如此必要、如此吸引人(可以帶來自由、幸福? 更加健康? 再也不被冒犯者的情緒所左右?),但是由於我的遲鈍和頑固,也由於我的生活過於忙碌,我很慢才漸漸開始抓住這個單純的信念:我必須原諒我父親。我知道,其他還有很多人也是我必須原諒的。當我下筆寫作時,他們突然一一現身在我的眼前──早已不在人世的某個男子、從前的牧師、很久以前的朋友──但我的注意力最先落在我父親身上。

那時候我就明白,對於所有的為人子女者而言,原諒都是必要之路。儘管我自己的這條路走來偶爾會感到孤獨,但我絕對不是孤伶伶的一個人落單而行,沿路上還有許多人跟我一起走著。很多人走在我前面,有些人走在我後面,還有一些人遲疑著,站在出發線前面,有如我自己多年前的翻版。然而,我們之中的多數人都相信,我們應該原諒父母。在這個信念更加堅定的時刻,我們必須原諒父母。



◆無可迴避的修復之旅

我知道,即使是在我動筆寫作的現在,挑戰仍然會降臨。為人父母者本來應該珍愛、撫育孩子,卻親手傷害了孩子。對於這些受苦的兒女而言,第一個疑問是:為什麼應該要原諒父母? 我所知道的好問題有數個,而這個問題正是其中之一。我也曾經問過自己這個問題,有時候是帶著憤怒而問,有時候則是打從心底不相信。看過前面敘述的故事之後,我們往往被迫提出疑問:明明那些父母是有罪的,為什麼要容許他們脫罪?明明他們應該遭到審判,應該承擔後果,為什麼要放他們自由? 那就是原諒的意義嗎?

我發現這個問題有好幾層解答—那些解答的意義很深遠,足以撼動我們的立足之地,也很可能影響到我們跟周遭所有人的關係。

疑問之處不是只有上面提到的幾點而已,我們還要問:



●「我要怎麼孝敬根本不值得孝敬的父母?」

●「我的父母已經不在人世了,我還能原諒他們嗎?」

●「我實在不想跟我母親和解,原諒一定要和解嗎?」

●「如果我應該要原諒,那麼,該如何原諒?」



這本書會探討以上所有的問題,不光是紙上說說而已,還會提出示範和講解。我會以我本身的故事和其他人的生命來提供「示範」,這些人包括馮妮、蓋兒、吉米、威廉,除此之外還有更多人,他們都是真實存在的人物,跟你一樣正在為了相同的問題而拼搏。我會盡可能在容許的情況之下,忠實地說出他們和我自己的故事。

本書的另一位作者吉兒.哈伯德博士是臨床心理學家、金質獎提名作家,也是廣播界和電視界的名人,並且在心智健康的領域上執業超過二十五年了。她將會提供「講解」的部分,在每一章的最後提出明確的運用和療癒功課,引導你走你自己的路。她跟我一起合作這個計畫,熱情是來自於她相信療癒的益處,也相信主觀的原諒歷程是有必要的。她曾經陪伴過無數個案走過原諒之路,她也把原諒奉為克服人生困境和個人原諒議題的生命態度。

我們兩人同樣是作家、編輯、研究人員、老師、諮商人員,也同樣是母親。我們會提出為數可觀的研究和訪談,但是讓我們能夠勝任這項工作的最大因素,在於我們兩人都是女兒──在原諒父母這方面,我們是有切身經歷的女兒。

走筆至此,我想到了一個疑問:我們真的需要再增加一本談論原諒的書嗎? 我必須動筆寫下來──加上你正在閱讀這本書的事實──就是解答。這個主題沒有消逝,因為我們不斷拿從前的事情來傷害彼此,在最根本的人際關係中失敗、受盡折磨、心神不寧。而這個主題之所以沒有消逝,我懷疑有個深層的原因。我們對彼此的原諒,尤其是對父母的原諒(這是本書的範疇)究竟是什麼樣的性質? 我很疑惑。

我可以先說我自己的原諒是什麼性質──它經常是非常短暫而表面的,視情緒和環境而定。我的動機很自私,其實我是為了自己好而原諒我父親,我知道這是很重要的一點。為了自己,我知道我必須這麼做,可是當我想進一步深思什麼是原諒時,大眾媒體和宗教媒體所傳播的訊息卻讓我很困擾。因為在這麼神聖崇高的領域──我們必須承認,在許多方面,原諒違反了人類的本性──他們卻勸告我們要聚焦在自己身上,要為了自己而去原諒別人,因為\限定版\這樣我們才能解脫。他們勸我們去做小我的、私人的原諒,而不是為了比我們自身更遠大的目標,也就是從個人的生命出發,擴大到外在的世界。

這本書會從我們最傷痛的地方開始談起,然後一章接著一章,帶領我們逐步向上超越,超越到我們現在難以想像的自由之境,那樣的自由保證能治療世界本身的裂痕。

為了到達那個自由之境,我們要從一點也不單純的故事開始談起,這些故事的複雜度真實反映出當事人的生命。但是為了避免你翻開本書,卻因為虐待、絕望的駭人故事而打退堂鼓,讓我先再次向你保證,這本書既不是失能和絕望的目錄大全,也不想危言聳聽地談論最卑劣的虐童惡行,新聞報導已經充斥太多那一類的現實消息了。

的確,這本書裡會有一些令人不忍心的故事──但同時也會有一些輕鬆的故事,並非所有的故事都牽涉到生死存亡、傷害和絕望。有時候讓我們哽咽的只是一個字、一個手勢、連續一整年沒有變化的罐頭晚餐,或是女孩們得穿去上學的男用雨鞋和衣服(我親愛的姊妹蘿莉和珍,還記得那雙男孩子氣的雨鞋嗎? 我們每每因為那雙雨鞋而受盡了嘲笑)。原本只是小摩擦的尋常糾紛,最後卻演變成刺人的肉中釘,怎麼甩都甩不掉! 雪倫記得,她母親幾乎每天晚上都給她吃綜合冷凍蔬菜。「直到今天,我都無法再吃那個東西。」她大笑著對我說:「你知道的,就是那種切成小丁的胡蘿蔔。」

然而,我衷心希望,從這些日常或是特殊的故事裡面,你能找到持續向前走的動力,完成你自己無可迴避的旅程。

許多原因值得你開始走上這條路,包括:讓你的記憶歸於平靜,遺忘你曾經遭遇到的事;打開你堅硬的心,走向自由;善待原本不值得被善待的人,重新修復與某人的關係。無論你的動機是什麼,你就是那個要付諸行動的人,你不能再等待父親、母親為你去做這件事,你不應該再對他們心存指望而耽擱了時間。



商品網址: https://tw.partner.buy.yahoo.com:443/gd/buy?mcode=MV9BaFp2ak9RUDVGTlArSFZkYWcwTEhkalBEWE9ncWVnUm9kVlpUWmM5OTVVPQ==&url=https://tw.buy.yahoo.com/gdsale/gdsale.asp?gdid=6073978



E2D55AB1B76531C6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\限定版\
    全站熱搜

    xzx59rx39p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